Page 81 - 《含能材料》火工品技术合集 2015~2019
P. 81

84                                                                                      陈清畴,马弢,李勇

            可以预见,PDV 将成为爆炸箔起爆器飞片速度测量的                            明,聚酰亚胺(PI)飞片首先形成了一个气泡“bubble”,
            主要试验手段。                                              并在飞片形成过程不断拉伸,直至断裂,而 PC 飞片通
                在成功获得电爆炸驱动飞片速度曲线后,可以对                            常在几个纳秒内就与基底分离。Sanchez 认为这主要
            驱动机理进行分析。从图 5 可以看出,电爆炸驱动飞                            是由于两种飞片材料的弹性有一定差异所致。
            片速度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飞片速度快速增
            加,而第二阶段飞片速度增加相对缓慢。第一阶段为
            冲击波驱动,金属桥箔电爆炸产生的冲击波是驱动飞
            片的主动力,飞片在冲击波作用下速度快速增加。采
            用纹影摄像技术观测到的电爆炸等离子体流场中冲击
            波 图 像 [43-44] ,验 证 了 电 爆 炸 过 程 会 产 生 冲 击 波 的 推
            论。而第二阶段是膨胀驱动,等离子体膨胀做功是驱
            动飞片的主动力。随着冲击波传播,冲击波速度逐渐
            降低,其驱动能力也逐渐降低。而等离子体作为良导
            体,在电流的持续加热下,电能转化为内能并膨胀做                              图 6  采用 X 光成像技术获得的 PC 飞片形态:(a)为垂直于电
            功,驱动飞片继续加速。但由于膨胀驱动能力弱于冲                              流方向,(b)为平行于电流方向        [47]
            击波驱动,第二阶段飞片速度增加相对缓慢。                                 Fig.6  Images of PC flyer shapes obtained by X optical imag‑
            3.3  飞片形态研究                                          ing technology:(a) perpendicular to the current direction
                                                                 and(b)parallel to the current direction [47]
                在爆炸箔起爆器作用过程中,除飞片速度外,飞片
            撞击炸药的形态对炸药冲击起爆也有着重要影响。飞
            片倾斜、弯曲、破孔和边缘烧蚀等现象均会减小有效起
            爆面积,增大起爆能量。由于桥箔电爆炸驱动飞片的
            运动速度很快,尺寸又很小。因此,对飞片运动的形态
            观测非常困难。
                1988 年,Von Holle [45] 通过电子转镜条纹相机,获
            得了飞片形状图像。结果表明,在飞片飞行过程中飞
            片呈马鞍形,即在垂直于电流方向飞片边缘比中心快,
            在平行于电流方向飞片中心比边缘快,但快的幅度较                                                 a.  PC flyer
            垂直方向小。回收的飞片边缘非常不规则,并有破孔
            出现。2002 年,Murphy      [46] 回收了爆炸箔起爆器的飞
            片,其直径约为 0.84 mm,同样出现了严重地烧蚀现
            象。这些研究给出了飞片在飞行过程中的初步图像,
            发现了高温等离子体对飞片的烧蚀现象。但是,限于
            空间分辨率不足,电子转镜条纹相机的图像不够清晰,
            给试验结果的判读带来了不确定性。
                2016 年,Willy [47] 采用 X 光成像获得了聚氯代对
                                                                                    b.  PI flyer
            二甲苯(PC)飞片在飞行中的形态照片,如图 6 所示。
            Willy 认为电极与桥区界面处爆发较早,这种预爆发剪                         图 7  采用 X 光成像技术获得的不同材料飞片形态
                                                                Fig.7  Images of different material flyer shape obtained by X
            切飞片,形成了明显的飞片边界。相反,在平行于电流
                                                                optical imaging technology
            的方向,飞片与基底相连的时间更长,没有明显的界
            限。这体现出电爆炸驱动飞片形态在不同方向上的各                                  综上,限于观测技术的发展,飞片形态长期以来都
            向异性。                                                 是爆炸箔起爆器研究的难点。近几年来,国外采用 X
                2017 年,Sanchez  [48] 采用 X 光成像技术对比了不              光成像技术取得了飞片形态研究的突破,给出了飞片
            同材料的飞片形态特征,如图 7 所示。其研究结果表                            在飞行过程中的清晰图像。而我国的 X 光成像技术属


            Chinese Journal of Energetic Materials,Vol.27, No.1, 2019(79-88)  含能材料         www.energetic-materials.org.cn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