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 - 《含能之美》2019封面论文
P. 20
202 赵小亮,张小兵
文章编号:1006⁃9941(2019)03⁃0202⁃08
管状发射药内孔侵蚀燃烧与流动特性
赵小亮,张小兵
(南京理工大学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4)
摘 要: 为了研究管状发射药内孔侵蚀燃烧及气体流动的特性,建立了考虑管内气相区域、管外的气相区域和固体火药区域的密
闭爆发器内弹道模型。通过数值模拟结果与文献实验数据比对,验证了该密闭爆发器内弹道模型与计算方法的准确性。在此基础
上,分别讨论了不同火药长度、内径和装填密度对内孔侵蚀燃烧的影响,结果表明,内径 d=0.56 mm、长度 l=50 mm 管状药、已燃百
-1 -1
分比 0.016≤ψ≤0.8 范围内,孔内外最大压力差由 1.23 MPa 增加至 2.00 MPa,端面最大气体速度由 430 m·s 减小至 200 m·s ,端
面最大的侵蚀燃烧系数由 1.98 下降至 1.10,内孔侵蚀燃烧临界点由距离对称面 7 mm 处移动到 20 mm,侵蚀燃烧面积减小 65%;燃
通比是影响内孔侵蚀燃烧的重要因素,燃通比小于 71.4 时侵蚀燃烧不发生;随长度增加、内径减小即随燃通比增大,侵蚀燃烧强度
变强,燃通比大于 142.8 时侵蚀燃烧非常明显;当装填密度增加时,端面气体最大速度和侵蚀燃烧系数有微弱减小,而管内外气体压
差增加明显。
关键词:管状发射药;密闭爆发器;内孔气体流动;侵蚀燃烧;数值模拟
中图分类号:TJ012.1 文献标志码:A DOI:10.11943/CJEM2018080
[9]
生。张柏生 基于谢列伯梁列夫的窄孔理论,对侵蚀燃
1
引 言
烧形成的双锥喇叭口形状的原因和机理进行了分析,
[10]
提出管内气流效应是侵蚀燃烧的关键因素。杨丰友
高装填密度和高渐增性燃烧装药技术是提高火炮
制备了不同尺寸管状药,通过密闭爆发器试验测试得
[1-3]
弹道性能的有效途径 。长杆状发射药具有点传火性
到火药燃气生成猛度,发现当管状药燃通比大于某值
能好,压力波小,装填密度高等优点,是提高火炮弹道
后,其燃烧是一个非等面燃烧过程,燃烧前期燃气生成
性能的有效途径之一,美国使用部分切口多孔杆状药
猛度增长较大,通过半密闭爆发器中止试验回收测得
[4]
技术 ,通过试验发现在保持最大膛压不变的情况下炮
管状药的直径分布,发现由于侵蚀燃烧作用,管状药的
[5]
口初速增加 6%。王琼林 等通过对多孔环切杆状发射
喇叭口形状明显,靠近端面部分的内孔药由于侵蚀燃
药在半密闭爆发器和模拟火炮中进行试验,发现该种
[11-13]
烧作用燃速增加非常明显。肖正刚等 对多孔长杆
药型点火通畅,压力波变小,示压效率高于粒状药。研
状药进行了密闭爆发器中止试验,测试了内孔直径的
[6-8]
究发现 ,杆状药内孔直径越小、长度越长越有利于火
分布情况,发现长杆状药侵蚀作用也非常明显,可通过
药的增面燃烧;但是随着火药长度的增加,火药内孔的
合理的切口减小多孔长杆状药的侵蚀燃烧的影响。
长径比将变大,火药孔内外的压力差将增大,端面气体
火药内孔气体的压力、密度和速度等是影响火药
速度将增大,极易导致火药破碎和侵蚀燃烧现象的发
侵蚀燃烧的重要参数,而火药密闭爆发器试验是一个
高温、高压密闭燃烧过程,内孔气体的压力、密度和速
收稿日期:2018‑03‑29;修回日期:2018⁃10‑29
网络出版日期:2018⁃12⁃28 度参数不可能进行实时测量。因此,为了研究管状发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502114) 射药(也称管状药)内孔侵蚀燃烧及流动特性,本研究
作 者 简 介 :赵 小 亮(1987-),男 ,博 士 研 究 生 ,主 要 从 事 火 炮 内 弹 道
建立了考虑管状药内孔侵蚀燃烧的密闭爆发器内弹道
方向研究。e⁃mail:xiaoliang2007@126.com
模型,通过数值模拟计算了管状药内孔的压力、气流速
通 信 联 系 人 :张 小 兵(1968-),男 ,教 授 ,主 要 从 事 内 弹 道 两 相 流 、
新概念发射理论研究。e⁃mail:zhangxb680504@163.com 度及侵蚀燃烧等特性的变化规律,为管状发射药的试
引 用 本 文 :赵 小 亮 ,张 小 兵 . 管 状 发 射 药 内 孔 侵 蚀 燃 烧 与 流 动 特 性 [J]. 含 能 材 料 ,2019,27(3):202-209.
ZHAO Xiao‑liang, ZHANG Xiao‑bing. Internal Perforation Erosive Burning and Flow Characteristics of Tubular Propellant[J]. Chinese Journal of Energetic Materials
(Hanneng Cailiao),2019,27(3):202-209.
www.energetic-materials.org.cn
Chinese Journal of Energetic Materials,Vol.27, No.3, 2019(202-209) 含能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