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3 - 《含能材料》火工品技术合集 2015~2019
P. 43
258 王志昊,李勇,覃文志,高原,蒋小华,王亮,何碧
实验规律的解释不尽相同。 响驱动飞片的效果;而非球面透镜是理论上最优秀的
早期学者认为,等离子的侵蚀作用会造成飞片的 高斯光束整形器件,但其对于近高斯光束整形效果较
质量逐渐减少,同时,使飞片飞过一段距离后发生损 差,且激光功率控制能力有限 [32] 。因此选取合适的光
坏 [26] 。然而,A. D. Curtis 等 [20] 对比了不同飞行距离的 学器件组获得均匀平整的激光光束,对于提高激光驱
飞片碰撞玻璃靶的时间,发现飞行距离的增加并没有 动飞片质量,获得完整而平面的飞片有着重要意义。
使碰撞时间显著减少,据此认为飞片破碎的主要原因
并不是等离子体侵蚀,而是冲击波在飞片内的反复加
卸载。A. D. Curtis 的实验 [20] 比较了脉宽 10 ns 与脉宽
20 ns 激光驱动飞片的完整性,结果表明脉宽较长情形
下的飞片完整性更好,即飞片厚度不变时激光脉宽越
短则冲击波的反复反射现象越严重。但是,该实验中
两种脉宽激光总能量相同,脉宽增长的同时激光功率
在时间域的分布也更为均匀,实验结果不能排除这一
因素的干扰。 a. “top hat”energy profile and intergrated flyer
综上所述,学界对飞片飞行过程中,飞片与等离子
体相互作用认识仍不够透彻;关于相互作用对飞片平
面度与完整性的影响也尚存在争议。实际情况应当至
少包括等离子体侵蚀、层裂效应与冲击熔化三方面的
综合作用,不同时间尺度或空间距离各因素的贡献及
飞片平面度与完整性的影响等诸多问题还有待进一步
研究。
2.2.2 激光形貌
一般地,激光能量时空分布均匀性决定等离子体 b. strong“hot spot”energy profile and broken flyer
成长的均匀性,从而影响飞片平面性。研究者通过实 图 7 “平顶”激光与“尖顶”激光能量剖面及对应条件下的飞片
验和数值模拟方法 [27-28] 对比了不同激光能量剖面(即 完整性的比较 [29]
Fig.7 Comparison of energy profiles driven by“top‑hat”and
激光形貌)产生的飞片质量,结果表明“平顶”激光形成
“hot‑spot”laser and flyer integrities under corresponding con‑
的飞片平面度与完整性均优于“尖顶”激光,
ditions [29]
图 7 为文献[29]中的典型对比试验结果。其中,
2.2.3 飞片制备方法
图 7a 为“平顶”型激光的激光形貌与对应飞片在靶上
飞片的制备方法与工艺直接影响到飞片结构的力
形成的“撞击坑”,图 7b 为“尖顶”型激光的激光形貌与
对应飞片在靶上形成的“撞击坑”。如图 7 所示,飞片 学性能,一般地,采用溅射或沉积等方法制备的飞片较
的撞击坑形状规则、边缘清晰,说明平顶激光产生的飞 薄、与基底结合力较好,而采用粘胶或硅脂等方法粘贴
片具有较好的完整性;而当激光形貌为尖顶型时,撞击 的飞片较厚、与基底结合力较差。董洪建 [33] 等用磁控
坑不规则且有大量小坑,表明飞片较为破碎,完整性 溅射镀膜、涂层粘膜、场致热扩散和粘胶直接贴膜 4 种
较差。 方法制备飞片靶,通过对比激光烧蚀后的靶材形貌认
激光的形貌可通过设计光路整形并由光束分析 为,场致热扩散和涂层粘膜方法可以得到完整的飞片,
仪 [12] 表征,整形方法主要包括:非球面透镜法、衍射光 而 磁 控 溅 射 镀 膜 则 无 法 得 到 完 整 的 飞 片 。 牛 锦 超
学元件法以及小孔光阑等 [30] 。其中,小孔光阑通过直 等 [29] 则对比了不同韧性与强度的飞片靶产生飞片的
接遮挡只允许部分激光透过而控制光斑形貌,故能量 效果与质量,分别为:离子束溅射制得的 3 μm 单层 Al
利用率较低;典型的衍射光学元件是刻蚀出若干衍射 飞片(图 8a)、场致热扩散法粘贴的 13 μm 铝箔飞片
单元的二氧化硅薄片,每个衍射单元被照亮后都能形 (图 8b)、离子束溅射制备的 50 nm Cr/10 μm Al 的多
成衍射斑,经透镜汇聚后可交叠出较均匀的激光光斑 层飞片((图 8c))以及电子束蒸发制备的 50 nm Cr/
区 [31] ,但因其衍射的本质而易造成激光散斑,从而影 10 μm Al 多层飞片(图 8d)。可见在没有加速膛约束
Chinese Journal of Energetic Materials,Vol.27, No.3, 2019(255-264) 含能材料 www.energetic-material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