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结合软目标的毁伤特性,研制了一种具有较好空气冲击波毁伤作用的复合药剂,其主要由硝酸铵(AN)、铝粉、液体功能添加剂和敏化剂组成。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验研究对药剂配方进行了设计,结果表明,该药剂的爆炸反应过程分阶段进行,与常规炸药相比具有一定的体积爆炸和分布爆炸性质,可利用空气中的氧气参与释能反应,反应时间显著增长,爆炸威力达到2.0倍TNT当量以上。
摘要:以3,4-二氨基呋咱为原料,合成得到呋咱基大环化合物3,4:7,8:11,12:15, 16-四呋咱基-1,5,9,13-四偶氮环十六烷(TATF)和3,4:7,8:11,12:15,16-四呋咱-1,9-二氧化偶氮-5,13-二偶氮环十六烷(DOATF),以核磁、红外、质谱、元素分析鉴定了其结构。计算得出两个大环呋咱化合物的标准生成焓分别为4526.0 kJ·kg-1和4144.2 kJ·kg-1,计算爆速分别为8150 m·s-1和8180 m·s-1, 爆压分别为29.5 GPa和29.2 GPa。分别以TATF和DOATF取代NEPE复合固体推进剂中的20%HMX,计算得出推进剂的比冲分别为252.5 s和276.2 s。
摘要:为解决传爆药品种少,安全性不能满足现代战争要求的矛盾,运用混合粘结技术和主体炸药的粒度级配技术,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了新传爆药的配方: 奥克托今(HMX) 细43.25%,粗43.25%,三硝基均苯三胺(TATB)10%,氟橡胶(Viton A)2.5%,聚硝基苯撑(PNP)1.0%。用溶液-水悬浮法制备了该传爆药的造型粉,测试了该造型粉的主要性能,结果表明,该传爆药不仅具备了PBXN-5传爆药流散性和成型性好的特点,而且能量、体积膨胀率、耐热性、安全性明显改善。
摘要:根据炸药的热反应扩散方程,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对高能炸药的摩擦感度进行了研究。理论模型中考虑了由于炸药与金属摩擦作用导致炸药的熔化,以及炸药温度变化引起炸药与金属之间摩擦阻力的变化。通过数值模拟考察了不同的摩擦系数对炸药与钢摩擦引起的点火的影响,得到了HMX在400 MPa的压力作用下以 3.8 m·s-1的相对速度与钢摩擦时界面温度的变化。当摩擦界面温度达到750 K时,炸药发生点火。确定了HMX的点火时间为0.43 ms,金属与炸药的滑移的距离为1.6 mm,与HMX的摩擦感度实验结果基本符合。
摘要: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RDX纳米复合含能材料的干凝胶及气凝胶。采用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衍射(XRD)对其形貌和晶体结构进行表征,测试了其热分解性能和撞击感度。结果表明,RDX含量为45%的RDX/ SiO2纳米复合含能材料气凝胶的DSC分解峰温提前了15.4 ℃。SiO2凝胶基体可以降低RDX的撞击感度,并且随SiO2基体含量的增大降低幅度增大。
摘要:利用MCNP程序对核模型内部的中子和γ两种辐射效应进行了计算,并深入分析了射线导致炸药分解的过程,认为射线通过激发产生的大量高能次级电子可导致炸药内部的分子键断裂而分解。为了简化计算,文中提出了四条假设: (1) 射线对炸药的作用主要是使其分子键断裂; (2) 射线主要使炸药发生第一级分解反应; (3) 炸药分解是匀速的; (4) 射线在炸药中的能量沉积全部使炸药分解。通过这四条假设以及文中对辐射强度的适当放大,得到了一个放大了的分解速率。计算结果表明,炸药的分解速率不大于10-9 mol·a-1,因此,认为核辐射效应对炸药分解的影响虽可以忽略不计,但辐射效应会导致弹头升温可能会间接地对炸药热分解产生重要影响。
摘要:采用爆轰波理论分析了由爆炸成形弹丸装药而成的三点起爆爆轰波的相互作用。运用LS-DYNA软件数值模拟了三点起爆方式下的爆轰波作用、超压形成、药型罩在非均衡爆轰作用下的变形过程,以及尾翼的形成机理等。研究结果显示: 药型罩表面受到非均衡爆轰载荷作用,发生翻转、变形,在有超压作用的药型罩区域的压合程度小,形成弹丸尾翼,其中起爆半径对弹丸长径比、头尾速度、动能以及尾翼成形有重要影响。模拟中,起爆半径应选在20~30 mm之间。实验结果对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进行了验证。
摘要:应用差示扫描量热计和热重分析仪,在5 ℃·min-1、10 ℃·min-1、20 ℃·min-1和40 ℃·min-1升温速率下分别测定了黑火药及其生产用原材料的热分解曲线。在实验结果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推导出黑火药体系的最可几反应机理,指出黑火药热分解过程中硝酸钾、天然木炭以及工业硫磺的相互作用,并运用Kissinger方程求解了黑火药发生热分解时的活化能与指前因子,分别为98.5 kJ·mol-1,173.4 kJ·mol-1和5.6 s-1,11.1 s-1。
摘要:利用光电测试法、差热分析(DTA)和扫描式电子显微镜 (SEM) 分析方法,研究了B/KNO3和B/KNO3/酚醛树脂两种药剂激光点火过程中的烧蚀现象,分析了酚醛树脂对B/KNO3烧蚀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B/KNO3药剂中加入酚醛树脂后,化学反应的起始温度由556 ℃下降到548 ℃,反应放热量由1.86 kJ·g-1增加到2.21 kJ·g-1; 酚醛树脂能明显降低药剂的烧蚀程度,提高药剂激光点火感度和降低点火延迟时间。加入酚醛树脂后,50%发火能量从17.95 mJ降低到9.11 mJ,点火延迟时间降低的程度随入射激光能量密度增大而减小。当入射激光能量密度为5 J·cm-2时,点火延迟时间从17.5 ms降低到7.2 ms,当入射激光能量密度达到23 J·cm-2时,二者点火延迟时间基本趋于一致。
摘要:采用密闭爆发器模拟发射药实际燃烧过程中生成燃气,并用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检测发射药燃气成分中毒性气体。结果表明: 密闭爆发器实验和红外光谱检测技术可用于不同发射药燃气中CO毒气的定性、定量分析,配方中加入KNO3、CuO、聚酯均能降低发射药燃气中CO的含量,该方法可为配方设计提供燃气安全性评价方法。
摘要:为提高室温硫化硅橡胶(RTV)胶粘剂粘接炸药的强度,采用原位填充白炭黑法增强甲基丙烯酸(酯)改性RTV胶粘剂,测试结果显示该胶粘剂粘接炸药时,粘接强度明显提高。硅橡胶黏度为4 Pa·s,白炭黑含量为1.0%~2.5%时,配合适量交联剂、偶联剂,RTV胶粘剂粘接炸药的剪切强度超过3.2 MPa,最高达3.52 MPa。同时选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IR)等分析方法表征白炭黑的分散性、增强改性RTV胶粘剂的结构,结果表明: 采用原位填充法白炭黑在RTV胶粘剂中分散均匀,而且部分白炭黑与甲基丙烯酸(酯)改性硅橡胶形成共聚物,补强效果较共混法好。
摘要:为进一步提高HTPB推进剂的能量水平,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研究了固体组分含量对HTPB推进剂的能量性能、燃烧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固体含量的增加,推进剂理论比冲增加,当固体含量为90%(高氯酸铵37%、黑索今36.6%、铝粉17.4%)时,其理论比冲可达270.62 s; 高氯酸铵43%、黑索今30%、铝粉17%时,燃速压力指数约为0.34,-40 ℃时的最大延伸率为48%。当固体含量为88%(高氯酸铵48%、黑索今23%、铝粉17%)时,调节HTPB推进剂配方填料粒度及级配,燃速可从7.0 MPa下的7.0 mm·s-1提高至10.9 mm·s-1,燃速压力指数相当(约为0.4), 20 ℃时的最大延伸率可达74%。
摘要:用高压差示扫描量热法(PDSC)研究了五种含RDX改性双基推进剂RDX-CMDB在不同压力下的热分解特征量及其与燃速的关系。结果表明,压力和催化剂对推进剂的PDSC特征量有明显影响,五种配方的第一分解峰和第二分解峰峰温均随着压力增大呈降低趋势,放热量对分解终始温差的比值(ΔHd/ΔT)均随压力增大而增大,ΔHd/ΔT能更好地表征压力对RDX-CMDB推进剂热分解的影响,ΔHd/ΔT与不同压力下的燃速线性相关。
摘要:为研究光解对二硝酰胺铵(ADN)宏观光解储存寿命、纯度和感度的影响,进行了固相ADN日光光分解试验。通过IR分析检测了ADN的光解变化趋势,通过液相色谱分析了ADN的纯度和宏观光解储存寿命。结果表明: 光解产物为AN,ADN在日光照射下宏观储存寿命为756.2天; ADN光解后颗粒形状仍呈球形,摩擦感度和撞击感度均降低。因此,ADN光照后纯度降低,但由于光解形成的AN球形晶粒包覆在ADN颗粒表面, ADN的热分解受到抑制。
摘要:以1,4-丁二醇为引发剂,以三氟化硼乙醚络合物为催化剂,以3-叠氮甲基-3-甲基氧丁环(AMMO)为单体,以 CH2Cl2为溶剂,按阳离子开环聚合机理,合成了含能粘合剂3-叠氮甲基-3-甲基氧丁环均聚物(PAMMO)。重点研究了催化剂用量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降低催化剂用量有利于实现可控聚合。采用DCS、TGA、IR等手段研究了PAMMO的结构和性能。PAMMO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40.37 ℃。
摘要:工业传统混酸硝化法严重腐蚀设备和污染环境,同时对硝基氯苯选择性较低,针对这个问题,研究了在HZSM-5分子筛催化下,五氧化二氮对氯苯的硝化反应。由于HZSM-5优异的择形性,对硝基氯苯在硝化产物中的比例从原先的42%提高到81%。实验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及Si/Al等因素对反应结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温度为50 ℃,时间为1 h,5 g Si/Al质量比为260的催化剂HZSM-5作用下,反应条件最佳,此时氯苯硝化反应得率达到50%,对位选择性为85%。
摘要:根据制备过程,提出了配合物Cu(TO)2Cl2在混合溶液中的晶体生长的动力学模型。通过这个动力学模型,测定了一系列的动力学参数: Ea=45.37 kJ·mol-1, ln(A/s-1)=14.65, Δ≠Gm=82.11 kJ·mol-1, Δ≠Hm=42.85 kJ·mol-1, Δ≠Sm=131.58 J·mol-1·K-1。另外,用RD496-Ⅲ型微量热计测定了该化合物在298.15 K时的比热容,并计算了[Cu(TO)2]2+ (aq) 和 Cu(TO)2Cl2 (s)的标准生成焓。
摘要:为了获取一种性能较佳的毫米波发烟剂材料,就JF-150可膨胀石墨对3 mm和8 mm波的衰减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在此基础上,以JF-150可膨胀石墨作为重要组分设计了一种抗红外/毫米波发烟剂配方,采用红外热像仪及毫米波辐射计测试了该发烟剂形成的烟幕对3 mm和8 mm波的衰减特性。结果表明,可膨胀石墨对3 mm和8 mm波单程最大衰减分别为17.0 dB、16.6 dB,优于铝箔条衰减效果; 60 g可膨胀石墨发烟剂对3 mm和8 mm波单程最大衰减值均大于10 dB,干扰时间约为20 s。可膨胀石墨是一种用于制造抗红外/毫米波双模发烟剂的良好材料。
摘要:分别使用纯水、甲醇溶液、氨水等试剂与四氯化钛成烟,对烟雾的酸碱性及红外衰减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小烟箱内进行的初步性能试验结果显示: 在相同用量配比条件下,纯水、甲醇溶液与四氯化钛所形成的烟雾呈酸性,浓度10%~20%氨水与四氯化钛所形成的烟雾接近中性; 这三种试剂与四氯化钛所形成烟雾在靶温56 ℃条件下的红外衰减性能基本接近。大型烟箱试验结果表明: 14%氨水与四氯化钛在用量配比13:1~16:1条件下所形成的烟雾呈中性; 在红外辐射源温度50~198 ℃条件下,中性钛烟雾在3~5 μm中红外波段的衰减性能随靶温升高大幅度下降,衰减率在74%~20%之间; 中性钛烟雾在8~12 μm远红外波段的衰减性能随靶温升高基本稳定,衰减率保持在95%以上。
摘要:采用无机-有机双层微胶囊包覆法对超细赤磷进行处理,研究其安定性,将处理后的超细赤磷与氧化剂等混合配制成发烟剂,测定其烟幕对激光的消光性能。结果表明,超细赤磷包覆后安定性大大提高,其烟幕对10.6 μm激光具有优异的遮蔽效果,透过率降到14%以下。
摘要:为解决评估高价值、高可靠性要求火工品试验周期长、费用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试验信息熵等值原理的火工品可靠性评估方法,解决了GJB376所需的样本量过大和GJB377评估结果缺乏验证的问题。应用该方法能以300发以下的样本量实现对0.999可靠度要求的火工品的可靠性评估,实际产品的验证试验表明其评估结果与大样本方法相符,证明应用本方法是可行的。
摘要:以长通道三级传爆序列导爆索组件输入端的结构为基础,综合考虑了影响传爆可靠性的因素,设计了短通道二级传爆序列导爆索组件输入端。经过筛选试验,输入端装药选为PETN,药量为100 mg,装药密度为1.55 g·cm-3,电起爆器与输入端间隙为1.7 mm,输入端与限制性导爆索直接接触(无隔层),传爆裕度试验结果表明,输入端结构设计合理,满足可靠传爆的要求。
摘要: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建立一种定性鉴定和定量测定六硝基六氮杂异伍玆烷(HNIW)的方法,HNIW的乙酸乙酯溶液在λmax=272.3 nm处具有最大吸光度,标准样品在0~150 mg·L-1范围内,吸光度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为0.9992。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反应过程中生成的HNIW进行光谱扫描和吸光度测定,根据最大吸收峰位置可判断产品是否为HNIW,根据标准曲线可计算HNIW的浓度。
摘要:介绍了BDNPA/F的合成方法及进展。美国早期开发出氧化硝化法和氯化硝化法两种制备BDNPA/F的方法,其中氯化硝化法适于大规模生产时使用。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美国聚硫公司最近开发出了环境友好的BDNPA/F的合成工艺。针对BDNPA/F中BDNPA的热和化学稳定性比较差的问题,人们已提出了几种改进方案,其中一定组成的BDNPF/DNBPF/BDNBF增塑剂的能量与 BDNPA/F相当,但热和化学稳定性比BDNPA/F好,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摘要:
摘要:
摘要: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ICP:蜀ICP备10207813号-5
今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