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用半经验分子轨道(MO)PM3、AM1、MNDO和MINDO/3方法对66种高能化合物进行几何全优化SCF计算,探讨了诸方法计算生成热(ΔHf)与实验值的关系。结果表明,PM3计算生成热与实验值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对已有实验值的35个标题物, 线性方程为ΔHf,EXP=-4.98+1.03 ΔHf,cal,相关系数为R=0.976,均方根偏差为37.53,以此线性方程预测了高能化合物的生成热。AM1计算生成热较PM3结果差,而MNDO和MINDO/3方法则不适合于此类化合物生成热的计算。即在各种半经验MO方法中,以PM3法最适合预测高能化合物的生成热。
摘要:采用绝热加速量热仪(ARC)研究了含有不同浓度的硫酸的过氧化甲乙酮(MEKPO)分解过程,得到了它们的绝热分解温度和压力随时间变化曲线。并通过热分解动力学原理,求得了MEKPO以及含1% H2SO4、3%H2SO4溶液的MEKPO分解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和指前因子。
摘要:制备了三种黑索今晶体,第一种是由直接法制得的,其它两种是分别将第一种产品在丙酮和环己酮溶剂中重结晶得到的。试验并分析了这三种黑索今的机械性能。其中,环己酮重结晶黑索今具有最好的机械性能。数据对黑索今的应用具有一定意义。
摘要:在环己烷介质中采用丙烯腈单体沉淀聚合反应对硝酸铵进行了包覆,测试了包覆前后硝酸铵的吸湿性、结块性,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包覆效果,利用接触角测试仪测量了AN在不同测试液中的接触角, 分析了改性后硝酸铵吸湿性降低的原因和机理。
摘要:观察了JOB-9003炸药在水浴法热冲击试验中发生的损伤及变化过程,研究了超声特性参数(增益)与炸药热冲击损伤因子的关系,曲线关系预示出炸药存在预损伤。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检测技术及装置适合于JOB-9003炸药热冲击损伤及其演变的实验测试,可为研究炸药在外载条件下的动态响应提供一项新的实验技术。
摘要: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表征偏二甲肼及其初期氧化产物,确定主要氧化产物浓度。结果表明,偏二甲肼在空气中氧化不大于100 h的初期阶段,氧化产物有7 种; 二甲胺、偏腙和亚硝基二甲胺浓度缓慢上升,其后随着偏二甲肼氧化的继续进行,二甲胺浓度下降,亚硝基二甲胺浓度迅速上升,并有新的氧化产物出现。含氮有机物质谱中均含有m/z=42~43的碎片离子峰,说明偏二甲肼和含氮有机氧化物分子N—N键受热易于断裂。
摘要:研究了粒状苦味酸钾的合成方法和工艺条件,此工艺已扩大到几百克量级,可满足于火工药剂的批量生产。测试和评估了其性能,结果表明,苦味酸分解温度为358.85 ℃,热安定性好,火焰感度很高,静电感度很低,燃烧稳定,与相关材料的相容性符合要求。
摘要:介绍了脉冲激光全息摄影技术测试液体发射药喷雾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液体发射药喷雾试验为依据,初步分析了液体药喷雾场的粒子尺寸与分布规律。实验证明,采用脉冲激光全息摄影技术对于研究喷雾过程及机理分析具有很大实用价值。
摘要:在已有研究表明炸药对微波不敏感的基础上,开展了微波辐射用于超细、亚微米等炸药的干燥实验。湿法氨化得到的TATB粗品的微波干燥实验结果表明微波取代低温干燥和高温干燥具有可能性,对超细RDX和亚微米TATB进行微波干燥具有快速高效,不会导致样品粒子的明显团聚的特点。
摘要:首次研究并制作出2,4-二硝基甲苯、2,6-二硝基甲苯与乙醇或硫酸的二固一液三组分体系在不同温度下的相图。由相图得出,为析出尽量多的2,6-DNT,以乙醇作溶剂时温度高些有利,而以硫酸作溶剂时,温度低些有利。
摘要:以1,3,5-均三氯苯为原料,经硝化、氨化合成了一种新化合物3,5-二氨基-2,4-二硝基氯苯,其熔点为204~206 ℃。它的结构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质谱及元素分析的表征,并用扫描电镜进行了形貌表征。
摘要:制备了钼磷酸催化剂,研究了在不同焙烧温度及溶剂存在下,对甲苯一硝化产物中的对位选择性。结果发现以浓硝酸为硝化剂时,无CCl4溶剂存在下,经200 ℃, 1.5 h焙烧后的钼磷酸催化剂表现出良好的对位选择性,邻/对硝基甲苯异构体之比值为1.33,硝化产物得率为86.5%。
摘要:试验研究了添加纳米SiO2的复合碳粉发烟剂的分散和干扰性能。结果表明,纳米SiO2可显著改善发烟剂的分散性,而且发烟剂的分散性随纳米材料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在发烟剂中添加纳米材料后,延长了烟幕的红外遮蔽时间。
摘要:利用高压点火装置,对TNT与B炸药在不同预压力下的点火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外界压力对炸药点火性能有一定影响,随着压力的增加,TNT和B炸药点火阈值有下降的趋势。
摘要:为研究氟利昂-空气混合气体的爆炸特征,本文采用基于体系达到化学平衡,其自由能最小原理的数值计算方法,计算了不同氟利昂含量的氟利昂-空气混合气体在不同初始压力下的反应温度和压力。结果表明,氟利昂-空气混合气体的反应温度和压力,随着初始压力的升高而增大,在初始压力一定时,氟利昂含量为20%的混合气体反应温度和压力最大。
摘要:将3-硝基-1,2,4-三唑-5-酮及其铅盐的合成放大至百克级,利用分段升温,减少硝化剂用量合成NTO时硝化得率达81.8%。
摘要:概述了目前在1,1-二氨基-2,2-二硝基乙烯(FOX-7)及相关领域开展的主要工作, 包括FOX-7的理论计算、合成方法、表征和分析、酸碱性质、相变行为、物化性质和热性能、感度和爆轰性能的研究进展,对其研究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摘要: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ICP:蜀ICP备10207813号-5
今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