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利用高速撞击流法制备了硝胺炸药(HMX和RDX)的亚微米级超细颗粒,分析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和特点。用激光粒度仪和扫描电镜对所得炸药超细颗粒进行了粒度和形貌测试。
摘要:测定了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HNIW)的撞击感度、摩擦感度、热感度及静电火花感度。HNIW的H50(5kg落锤)为20~27cm; ε-HNIW的摩擦感度100%(摆角90±1°,表压3.92±0.07MPa)或92%(摆角80±1°,表压2.45±0.07MPa),爆发点(5s延滞期)283.9℃,50%发火电压V50为4.61kV,50%发火能量E50为0.106J。
摘要:用AM1、PM3、MNDO和MINDO/3四种半经验分子轨道(MO)方法对55种有机叠氮化合物的分子几何构型进行了全优化计算,与已有的气相实验构型进行比较,发现AM1法偏差较小,PM3和MNDO次之。AM1法计算所得生成热与基团加和法求得的结果最为接近,MINDO/3计算结果偏差最大。
摘要:本文用半经验AM1方法优化了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HNIW)的几何构型,进行了振动频率计算与分析。针对-NO2强吸收频率的归属进行了讨论,并与实验测得的红外光谱作了比较。由集居数分析讨论了分子结构的稳定性,用自然键轨道方法和键级判定法分析了N-NO2的成键特征。
摘要:从高能硝胺推进剂的燃烧波共性(都存在暗区)出发,分析了暗区压强敏感的物理化学本质,并根据暗区总化学反应,经过理论上推导,认为暗区厚度与压强的三次方成反比,与Kubota的实验研究结果相近。
摘要:研究认为,较适宜的低压下贫氧推进剂燃速测试方法有靶线法、热电偶法、超声波法、发动机法和高速摄影法等。在低压贫氧推进剂燃速及燃速压强指数的数据处理过程中,应注意表压和绝对压强之间的差异,同时要注意选用合适的燃速规律。
Ilyushin M A , Tselinskii I V , Petrova N A , Chernai A V , Zemlyakov N D
摘要:介绍了过氯酰胺盐的一些性质,指出过氯酰胺盐是激光起爆阈值低的光敏炸药。用10%光学透明的聚合物分别粘结50mg/cm2的过氯酰胺钾(Ⅱ)和过氯酰胺钡(Ⅳ)制成了1cm2的光敏炸药薄板并进行了实验。Ⅱ的起爆阈值约0.1J/cm2,Ⅳ的起爆阈值为5~7mJ/cm2,皆低于压装的叠氮化铅药柱。全都实现了平面起爆。
摘要:用不同形态的铝粉与环氧丙烷、硝基甲烷、异戊二烯以及与叠氮烷或三乙基铝等混合并制成燃料空气炸药(FAEⅢ),以实现一次性引爆。实验发现,FAEⅢ在50℃密封贮存40天(960h),环氧化合物与硝基烷组成的配方中球形铝粉活性降低37.9%; 片状铝粉的活性降低59.4%。而在含叠氮烷和三乙基铝(TEA)的配方中球形铝粉和片状铝粉的活性只有微小的降低。这说明后两种化合物很有希望用作FAEⅢ的组分以提高其威力。
Vladimir ZEMAN , Jirí KOCI , Svatopluk ZEMAN
摘要:通过测定32种多硝基芳烃的静电火花感度,建立了50%发火能量EES与爆速平方值的关系式。该式不仅体现了EvansPolanyiSemenov关系,而且表明在起爆、初始分解或由静电火花引起的能量转换过程中多硝基化合物分子初始分裂时化学机理的同一性。但电火花能转至分子反应中心的方式还不甚清楚。
摘要:通过高速照相,直接观察含铝PETN炸药在落锤撞击期间熔化、点火和爆炸的过程。收集轻气炮实验后的固体爆炸产物,并对其进行扫描电子显微(SEM)分析,发现铝在炸药爆轰过程中氧化燃烧的痕迹。使用DYTRAN程序,进行了相关的数值计算,从理论上描述了冲击波扫过含铝炸药热点形成的过程。
摘要:研究了粘合剂类型、增塑比、AN含量和粒度、AP和HMX以及Al的含量对GAP/AN推进剂燃速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塑比及AN含量是影响GAP/AN推进剂燃速特性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增塑比和AN含量越低,GAP/AN推进剂的燃速越高,压强指数越低。
摘要:介绍了一种改进的交联密度测定仪。该仪器可在小形变范围内通过测定溶胀平衡试样的载荷形变曲线,进而求出弹性体交联密度,其测试灵敏度和精密度较原仪器有明显提高,可用于复合固体推进剂等各种热固性弹性体交联密度的测定。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ICP:蜀ICP备10207813号-5
今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