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湖北东方化工有限公司, 湖北 襄阳 441404
2. Norinco Group Hube DongFang Chemical Industry Co.Ltd, Xiangyang 441404, China
六硝基茋(Hexanitrostilbene, HNS)是一种热安定性良好的耐热炸药和感度性能优良的钝感炸药, 在宇航飞行器、空间技术、石油深井射孔作业及作为TNT熔铸炸药的添加剂等方面均有广泛的应用[1-3]。对HNS的研究始于1964年[4], 半个世纪以来, 广大科研工作者对其合成工艺、晶体结构及形貌控制、热行为以及生产废水的处理方面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5-9], 但对于HNS质量分析方法的研究甚少, 分析其原因是HNS吸收光谱的非特性和在大多数溶剂中的相对不溶解性, 所以光谱法及一般的分析方法无法解决HNS的纯度测定问题。对HNS合成工艺分析可知, HNS产品中除主要成分HNS外, 可能存在少量的杂质HNBB。因此, 本研究旨在分析HNS产品中以上两者的含量。
曾有文献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和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肼质谱联用(LC-ESI-MS)方法分析HNS[10-13], 但是文献陈旧、分离度低、流动相系统复杂。本研究提供了一种可靠的分析方法——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对HNS进行定量分析, 同时可以测定HNS粗品中可能存在的主要杂质HNBB的含量, 为HNS产品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2 实验部分 2.1 仪器与试剂P23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系统(大连伊利特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包括P230高压恒流泵、LU230低压梯度混合器, UV230紫外-可见检测器, 配有Hypersil ODS2色谱柱(250 mm×4.6 mm, 5 μm), 采用EC2000色谱数据处理系统工作站。超纯水仪(重庆阿修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超声仪(郑州生元仪器有限公司), 分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仪器有限公司)。
乙腈(色谱纯, 美国TEDIA试剂公司), 超纯水(自制), 所有试剂均经0.22 μm微孔滤膜过滤并超声后使用。HNS、HNBB标准品(自制), 经熔点测定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红外光谱法检测均满足色谱分析的要求。
2.2 标准溶液的配制HNS标准溶液的配制:精确称取HNS标准品0.0050 g, 加入乙腈定容至50 mL棕色容量瓶中, 得到100 mg·L-1的HNS储备液, 震荡、超声使之溶解, 于4 ℃下避光保存备用。实验时, 将储备液用乙腈逐级稀释, 配制成5,10,20,50,100 mg·L-1的系列标准溶液。
HNBB标准溶液的配制: 精确称取HNS标准品0.0025 g, 加入乙腈定容至50 mL棕色容量瓶中,得到50 mg·L-1的HNBB储备液,震荡、超声使之溶解,于4 ℃下避光保存备用。实验时,将储备液用乙腈逐级稀释,配制成2,5,10,20,50 mg·L-1的系列标准溶液。
2.3 色谱条件色谱柱: Hypersil ODS2色谱柱(250 mm×4.6 mm, 5 μm); 流动相:采用二元流动相体系, A相为乙腈, B相为水, 两者体积比为56:44;流动相流速0.7 mL·min-1; 检测波长226 nm; 柱温25 ℃; 进样量10 μL。
3 结果与讨论 3.1 色谱条件的建立(1) 检测波长的确定
以乙腈作溶剂, 配制质量浓度约为5 mg·L-1的HNS和HNBB的乙腈溶液。由于乙腈的截止波长为190 nm, 为防止溶剂对分析结果造成干扰, 扫描波长范围设置为200~500 nm。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下分别对HNS和HNBB溶液进行扫描, 以确定两者的最大吸收波长, 其紫外扫描图如图 1所示。由图 1可以读出, HNS和HNBB的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226, 227 nm。可见在226 nm波长处, 两者均有较强的紫外吸收响应, 基质干扰较少, 满足残留检测的要求。因此, 选择226 nm为检测波长。
![]() |
图 1 HNS和HNBB的紫外光谱 Fig.1 UV spectra of hexanitrostilbene (HNS) and hexanitrobibenzyl (HNBB) |
(2) 流动相的选择
对于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常用的有机溶剂为甲醇和乙腈。由于样品溶剂为乙腈, 选用乙腈作为流动相的有机相可以有效避免溶剂对分析造成干扰[14]。实验分别对不同比例的流动相进行考察, 使乙腈体积分数分别为30%,40%,50%,60%和70%(以下均使用体积分数)。不同流动相比例下HNS样品的高效液相色谱图如表 2所示。由图 2可见, 当乙腈<50%时(图 2a), 在60 min测定时间内不出峰, 无法洗脱; 当乙腈≥60%时(图 2b, 2c), HNS和HNBB的两峰相连, 无法分离。随后对流动相比例进行微调, 使乙腈分别为52%,54%,56%和58%,结果表明, 随乙腈体积分数增大, 流动相体系极性减小, 洗脱能力增强, 因此各组分保留时间缩短。其中以乙腈为56%时(图 2d), 峰形及峰展良好, 可实现基线分离, 多次试验分离度均大于3, 且分析时间在20 min以内, 满足分析要求。由于HNS极性强于HNBB, 根据“相似相溶”原理, HNS更易存在于溶剂中, HNBB则更易吸附在固定相上。因此, HNS、HNBB依次出峰, 均可排除基质对目标峰的干扰作用。
![]() |
表 2 HNS、HNBB的加标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 Tab.2 Spiked recovery and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 for HNS and HNBB |
![]() |
图 2 不同流动相比例下HNS样品的高效液相色谱图 Fig.2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chromatogram of HNS under different proportions of mobile phase |
(3) 流动相流速的确定
实验考察了流动相流速分别为1.0,0.8,0.6, 0.4 mL·min-1时的分离效果, 1.0, 0.4 mL·min-1流速下的色谱图如图 3所示(其他流速下的色谱图与此类似)。结果表明, 随着流动相流速的减小, 分离度及灵敏度提高, 但各组分保留时间延长, 色谱峰变宽, 峰形变差。而对于以上各流速, 均可以达到基线分离, 满足分析要求。由结果可知, 0.6 mL·min-1为较适宜流动相流速。随后进一步考察流动相流速为0.5, 0.7 mL·min-1时的分离效果。综合考虑分离度、峰形、峰展和保留时间等因素, 选择0.7 mL·min-1为最佳流动相流速。
![]() |
图 3 不同流动相流速下HNS样品的高效液相色谱图 Fig.3 HPLC chromatogram of HNS under different flow rates of mobile phase |
(4) 柱温及进样量的确定
有研究表明, 柱温对色谱分析的分离度和柱效有一定的影响, 并且精确控制柱温有利于保留时间的再现[15]。实验考察了柱温分别为20,25,30,40,50 ℃时的分离效果, 25 ℃柱温下的色谱图如图 4所示(其他柱温下的色谱图与此类似)。结果表明, 随着柱温的升高, 各种组分保留时间缩短, 但分离度降低, 并且柱温过高会降低色谱柱的使用寿命。综合以上因素, 同时为了方便操作, 选择25 ℃为最佳柱温。
![]() |
图 4 25 ℃柱温下HNS样品的高效液相色谱图 Fig.4 HPLC chromatogram of HNS at 25 ℃ column temperatures |
实验还对不同进样量对分离效果的影响进行了考察, 使进样量分别为20,15,10,5 μL。结果表明, 当进样量为10 μL, 既可以满足分离要求, 又可以达到较高的灵敏度。
在检测波长226 nm、流动相乙腈:水=56:44、流动相流速0.7 mL·min-1、柱温25 ℃和进样量10 μL的色谱条件下, 对标准混合溶液进行检测, 结果如图 5所示。从图 5中可以看出, HNS和HNBB能够良好地检出和分离。
![]() |
图 5 标准混合溶液的高效液相色谱图 Fig.5 HPLC chromatogram of the mixture of HNS and HNBB standards |
(1) 线性范围、检出限和定量限
在2.3节的色谱条件下, 将配制好的每个浓度水平的HNS和HNBB标准品溶液平行进样3次, 为避免干扰, 从低浓度到高浓度依次进样。以3次进样得到的峰面积(mV)的平均值为纵坐标, 各标准品的质量浓度(mg·L-1)为横坐标进行线性回归, 建立标准曲线。将5 mg·L-1的HNS标准溶液和2 mg·L-1的HNBB标准溶液逐步稀释, 分别进行分析, 直至响应值为仪器基线噪声的三倍, 即信噪比S/N=3确定为检出限, 以十倍信噪比(S/N=10)确定定量限。HNS和HNBB的线性回归方程、相关系数、线性范围以及检出限、定量限见表 1。表 1结果表明, 在选定的浓度范围内, 所有目标物的质量浓度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 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 说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 检出限与定量限较低, 说明该方法灵敏度较高, 满足分析要求。
![]() |
表 1 HNS和HNBB的线性回归方程、相关系数、线性范围、检出限和定量限 Tab.1 Regression equation, linear rang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r), detection limit(LOD) and quantification limit(LOQ) for HNS and HNBB |
(2) 准确度和精密度
在2.3节的色谱条件下进行加标回收试验, 添加水平分别为样品中含量的80%、100%和120%, 每个添加水平进样3次, 用外标法计算平均回收率及精密度。HNS、HNBB的加标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RSD)数据如表 2所示。由表 2可见, HNS、HNBB的回收率为99.60%~100.39%, 因此, 该方法的回收率较好; RSD均不高于2.07%, 因此, 该方法的精密度良好。
(3) 稳定性和重现性
取一份样品溶液, 一天内每间隔3 h进样一次, 重复3次, 测定日内精密度; 连续3天, 每天进样一次, 测定日间精密度。结果表明, 日内及日间精密度范围为0.54%~1.02%, 该方法的稳定性和重现性良好。
4 结论探索了流动相、流速、检测波长和柱温对HNS的分析效果的影响, 建立了一种HNS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 优化后的色谱条件为:以乙腈和水为流动相, 比例为56:44, 流速为0.7 mL·min-1, 采用紫外-可见检测器, 检测波长226 nm, 柱温25 ℃, 进样量10 μL。实验结果表明, 该法分离度可达3以上, HNS和HNBB能够良好地分离和分析。
通过对方法线性关系、检出限、定量限、回收率和精密度的考察, 表明该方法简单、有效, 可在20 min内完成HNS的快速分析, 同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现性, 为HNS产品提供了简便实用的定性及定量分析手段。
[1] |
Balwant Singh, Malhotra R K. Hexanitrostilbene and its properties[J].
Terminal Ballistics Research Laboratory, 1983, 33(2): 165-176. |
[2] |
惠君明. 六硝基茋炸药及其应用[J].
爆破器材, 1990, 4(2): 9-12. HUI Jun-ming. Hexanitrostilbene(HNS) and its application[J]. Demolition Equipments and Materials, 1990, 4(2): 9-12. |
[3] |
雷波, 史春红. 六硝基茋纯化工艺研究[J].
火工品, 2007, 4(4): 13-16. LEI Bo, SHI Chun-hong. Study on the purification process of HNS[J]. Initiators & Pyrotechnics, 2007, 4(4): 13-16. |
[4] |
Shipp K G. The Hexanitrostilbene: US3505413[P]. 1964-5-5.
|
[5] |
Shipp K G. Hexanitrostilbene[J].
J Org Chem, 1964, 29(9): 2620-2623. DOI:10.1021/jo01032a034 |
[6] |
陆明, 吕春绪, 惠君明. 提高六硝基茋得率的研究[J].
含能材料, 1998, 6(2): 78-81. LU Ming, Lü Chun-xu, HUI Jun-ming. A study on yield increase in hexanitro-stilbene (HNS) synthesis[J]. Chinese Journal of Energetic Materials(Hanneng Cailiao), 1998, 6(2): 78-81. |
[7] |
周建华, 池钰, 王新锋, 等. 超细六硝基茋的热分解性能[J].
火炸药学报, 2006, 29(6): 38-40. ZHOU Jian-hua, CHI Yu, WANG Xin-feng, et al. Thermal decomposition property of superfine hexanitrostilbene (HNS-Ⅳ)[J]. Chinese Journal of Explosives & Propellants, 2006, 29(6): 38-40. |
[8] |
尚雁, 叶志虎, 王友兵, 等. HNS-Ⅳ的制备及粒径、形貌控制[J].
含能材料, 2011, 19(3): 299-304. SHANG Yan, YE Zhi-hu, WANG You-bing, et al. Preparation particle size and crystal control of HNS-Ⅳ[J]. Chinese Journal of Energetic Materials(Hanneng Cailiao), 2011, 19(3): 299-304. |
[9] |
LIU Guo-hua, YE Zheng-fang, LI Hao-yang, et al.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hexanitrostilbene (HNS) produced wastewater using an anaerobic-aerobic immobilized microbial system[J].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12, 213: 118-124. DOI:10.1016/j.cej.2012.09.115 |
[10] |
李佩芳, 徐艳.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六硝基茋(HNS)[J].
色谱, 1993, 11(3): 180-182. LI Pei-fang, XU Yan. Analysis of HNS (2, 2′, 4, 4′, 6, 6′-hexanitrostilbene)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J]. Chinese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1993, 11(3): 180-182. |
[11] |
Schaffer C L. Assay of HNS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 with the use of an internal standard[R]. MHSMP-81-07, 1981.
|
[12] |
Garofolo F, Longo A, Migliozzi V, et al.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rmostable explosive compounds by combined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J].
Ripid Communication in Mass Spectrometry, 1996, 10(10): 1273-1277. DOI:10.1002/(ISSN)1097-0231 |
[13] |
付晓芳, 张勇, 施沈华, 等. 六硝基茋炸药的LC-ESI-MS分析[C]//第十五次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文集(下册). 2005: 541-542.
FU Xiao-fang, ZHANG Yong, SHI Shen-hua, et al. Analysis of hexanitrostilbene by LC-ESI-MS[C]//. The 15th national chromatographic academic report collection (Volume Ⅱ). 2005: 541-542. |
[14] |
孙毓庆, 胡育筑.
液相色谱溶剂系统的选择与优化[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8: 147-170.
SUN Yu-qing, HU Yu-zhu. Selec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solvent system[M]. Beijing: Chemical Industry Press, 2008: 147-170. |
[15] |
于世林.
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及应用[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31.
YU Shi-lin.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M]. Beijing: Chemical industry press, 2005: 31. |
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to analyze main ingredient hexanitrostilbene (HNS) and the main impurity hexanitrobibenzyl (HNBB) was established.